Leak detection banner

如何使用压差测试法检漏

不使用检漏仪的检漏方法

对于所使用的检漏法,非常显著的区别就是是否使用专门的检漏设备。

在无需使用检漏仪即可在检漏过程中确定漏率的情况下,通常会将该漏率转换为氦标准漏率。在签发验收合格证时,通常需要此标准漏率值;此外,该标准漏率值还会用于和氦检漏仪测定的漏率值进行比较。 

就算各个工程部件都经过仔细检查,装置在装配之后依然可能由于密封件安装不当或密封表面损坏等原因而出现漏气问题。检查此类装置时所采用的过程将取决于漏点的大小、目标气密程度以及装置是金属、玻璃还是其他材质。

下面概述了几种检漏方法。您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选择使用,经济性有时可能会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压升测试

这种检漏法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 - 漏点会允许一定数量的气体(并能在一段时间后保持均匀)进入已充分抽真空的装置。相比之下,从容器壁和密封件释放的气体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然后,将已抽真空容器的泵端阀关闭,以准备测量压升。接着测量压力升高一定量 Δp(比如上升一个数量级)所需的时间 Δt。将阀再次打开,泵再次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重复测量压升。如果压升量 Δp 的时间 Δt 保持不变,假设两次压升测量之间的等待时间足够长,则表明存在漏点。该等待时间的适当长度将取决于设备的性质和大小。如果压升 Δp 的时间增加,则这种影响很可能是由于装置内部的气体释放量减少所致。

还可以试着通过解读描述压升的曲线(= 压力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来区分漏气和污染。

当在带有线性坐标的图表上绘图时,若存在漏气,则压升曲线必定是一条直线,即使在较高的压力下也是如此。

如果压升是由于容器壁释气所引起,则压升会逐渐减小,最终会接近一个稳定值。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现象会同时发生,因此,往往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区分这两种原因。

这些关系图示如下:

图:真空容器中的压升与关闭真空泵后的时间的函数关系

真空容器中的压升与关闭真空泵后的时间的函数关系

  1. 漏气
  2. 气体源于容器壁释气
  3. 漏气 + 释气

弄清楚压升是由于实际漏气所致之后,则可以根据按时间绘制的压升水平和下式,定量地确定漏率:

qL = V·(Δp/Δt)

其中:

  • QL = 漏率 (mbar l/s)
  • V = 真空罐容积 (l)
  • Δp/Δt = 真空罐中的压升(Δp 除以测量时间 Δt,mbar/s)

压降测试

该测试的思路与压升法相似。但是,压降检测很少用于检查真空系统是否漏气。但是,如果要这样做,则表压不应超过 1 bar,因为真空技术中使用的法兰接头无法承受更高的压力。

另一方面,压降检测是储罐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在检测大型容器时,以及由此产生的测量压降的较长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可能会发生系统降温至低于水蒸气饱和压力对应的温度并导致水凝结的情况等,从而导致测量失真。

检漏基础知识

下载我们的电子书"检漏基础知识",了解检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检漏基础知识 - 封面图像

By submitting this request, Leybold will be able to contact you through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Mor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ts Talk SVD smart component

如有需求

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